BestPeer系统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数据库组开发的先进的数据管理软件。它提供企业级的数据管理服务,支持多层次数据库整合、查询。作为一个企业级软件,BestPeer提供完整的用户管理机制,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。
BestPeer的设计思想是将P2P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,用P2P技术来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、灵活性和易用性,用数据库技术来提供可靠、有效的数据管理服务。P2P技术的使用,降低了整个网络的维护代价,使得BestPeer可以支持成百上千的数据节点,由于P2P结构的自适应性,整个网络的维护代价也非常低。BestPeer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非常适合大规模的分布式数据管理,比如企业的供应链系统。
在BestPeer系统中,我们应用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,其中包括:
1. 数据模式的映射。因为不同数据库采纳不同的数据模型定义,在共享这些 数据的时候,需要建立它们之间的映射关系,从而支持更好的数据查询。
2. 分布式索引结构。在BestPeer中,所有节点加入一个BATON网络,我们在BATON网络中对节点共享的数据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索引。因此,查询引擎可以很方便的定位到各种资源。
3. 关系数据查询。普通的P2P数据管理系统只支持无结构化的数据,而在BestPeer中,为了和企业级的其他应用相融合,我们支持关系数据的查询。基本的SQL查询和聚集查询都能被快速的解析和处理。在BestPeer系统中,查询引擎镶嵌了一个查询优化器,这个优化器通过采集节点的统计信息,能够自动的生成最优化的查询计划,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工作负载,提供总体的性能。
4. 面向对象的用户管理。BestPeer允许定义不同的角色(role),每个角色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,角色之间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管理。它们之间定义了继承等关系。每个用户可以拥有不同的角色,从而获得不用的访问权限。
5. 自恢复机制。在P2P中,节点发生错误的几率很高。为了避免造成数据丢失等严重的问题,在BestPeer系统中,我们使用多副本以及写入日志文件等方法来处理节点故障问题。即使相当多的节点同时出现故障,BestPeer也可以保证系统可以正确运行。
BestPeer (http://www.bestpeer.com) 系统已经准备应用于商业应用之中,我们期望着它能掀起一种革新浪潮,从而彻底改变整个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。
评论